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試原理是什么?很多朋友對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了解并不深入,可能知道做實驗時如何操作儀器,但是對于儀器的工作原理并不了解,這會導致實驗出現(xiàn)問題時找不到其中的原因,沒辦法解決問題,那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試原理是什么?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。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測試原理主要是根據(jù)分光光度法來的,分光光度法進行比色分析或光度分析時,首先要把待測組分轉變成有色化合物,然后進行比色或光度測定。將待測組分轉變成有色化合物的反應叫顯色反應,與待測組分形成有色化合物的試劑稱為顯色劑。
一、顯色反應的選擇
顯色反應分兩類,即絡合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,絡合反應是zui主要的顯色反應。
選用的原則是:
1、選擇靈敏的顯色反應。摩爾吸光系數(shù)ε的大小是顯色反應靈敏度高低的重要標志,因此應當選擇生成的有色物質(zhì)的ε較大的顯色反應。一般來說,當ε為104-105時,可認為該反應靈敏度較高。
2、盡可能選擇選擇性好的顯色劑。即顯色劑僅與一個組分或少數(shù)幾個組分發(fā)生顯色反應。
3、顯色劑在測定波長處無明顯吸收。通常把兩種有色物質(zhì)zui大吸收波長之差稱為對比度,一般要求顯色劑與有色化合物的對比度在60nm以上。
4、反應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組成恒定,化學性質(zhì)穩(wěn)定。
二、顯色條件的選擇